全业联动 全民参与 打造美丽汉滨——陕西省安康市汉滨区全力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
全业联动 全民参与 打造美丽汉滨——陕西省安康市汉滨区全力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
(信息来源于中国旅游报2022.11.04)
秦岭主脊之南,巴山之北,长江支流汉江上游,有一处好山好水、四季宜游的全域旅游休闲好去处,它就是陕西省安康市汉滨区。
汉滨拥有山水人文资源优势和安康市行政中心所在地优势,依托襄渝、阳安、西康3条铁路交汇和西康、十天、陕川、鄂渝、包茂5条高速公路连接的区位及交通优势,全力打造“山水汉滨·幸福安康”品牌,推动旅游市场发展。近年来,汉滨区党政合力、全业联动、全民参与、久久为功,大力推动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,实现了区域旅游产业、发展环境、公共服务和社会文明的全面进步,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在汉江之滨结出了丰硕成果。
党政合力抓创建
把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作为彰显“山水汉滨·幸福安康”品牌定位、旅游目的地打造的重要抓手,是汉滨区各级党委、政府近年来的重要发展思路和重点考核项目。
为此,汉滨区委、区政府先后印发了《汉滨区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工作实施方案》《汉滨区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重点任务责任清单》《汉滨区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工作联席会议制度》三项工作制度;成立了汉滨区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工作领导小组及办公室,区党政主要领导、分管领导常态化主持和推进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。
在此期间,编制了《汉滨区全域旅游发展规划(2022-2030)》《汉滨区十四五旅游发展规划》《全域旅游标识系统规划》,完成了《汉滨区乡村旅游发展总体规划》,进行了《汉滨区旅游发展总体规划》修编,从政策、制度、规划、措施等方面统筹全区旅游发展和全域旅游格局推进。汉滨区委、人大、政府、政协四大班子共同发力,各级各部门联合推进,为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提供了保障。
全业联动促创建
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是一个关联全区各部门、各行业、各单位共同协作的系统工程。汉滨区委、区政府大力推进“全业联动”促创建,将创建任务清单细化到关联的各级各部门和各行业。
根据《汉滨区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专项督查工作方案》,由汉滨区委督查室、区政府督查室、创建领导小组办公室组成了3个督查小组,分别对11个镇(街道)、26个相关部门开展专项督查,制定了《汉滨区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区考核办法》,围绕目标、任务、结果、效能等进行常态化全域推进。
在各级各部门各单位的支持下,形成了全区文化旅游项目筹备库,共征集文旅项目209个;策划包装了22个基础设施、集散中心、旅游服务中心等带动性项目;完成了8个重点旅游镇中103个农家乐(民宿)项目改造提升;建立旅游巡回法庭和区景企联动机制,完善旅游案件联办协办,旅游投诉统一受理,扎实推进专项整治,净化全区文化和旅游发展环境;积极争取旅游发展奖补资金,2022年已争取中央预算补助资金3200万元、省级旅游专项补助资金130万元,发放区级财政乡村旅游专项奖补资金410万元;大力推动“旅游+”,各行各业“+旅游”的意识不断提升。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进一步凝聚了全区各行业发展旅游,做实做优“秦巴风情、汉水神韵、金州美食、绿色安康”的合力。
全民参与推创建
汉滨区户籍总人口102.61万人,常住人口88.64万人,是安康市人口大区。由于历史文化厚重、旅游资源富集,加之安康市委、市政府、军分区机关设立于此,又是全市政治、经济、文化、旅游、交通的中心,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区需全民参与、人人争辉。
汉滨区委、区政府紧紧围绕全域旅游、全业联动、全民参与、全域创建的工作思路,将全域旅游创建与城市形象塑造、公民素质培育、文明环境营造、旅游市场营销紧密结合,因区施策、全民动员、城景一体、城乡联动推动创建工作。
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在全区大力营造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氛围,汉滨区委宣传部、区文化和旅游广电局大力推动全域旅游内容普及和文明旅游宣传,各镇(街道)与所在景区积极推动景区与周边人居环境协调发展,团区委、区妇联主动开展“当好汉滨人、服务旅游者”活动宣传,区文化和旅游广电局与各方联合大力实施标准宣贯和行业培训,景区、宾馆、乡村旅游点等涉旅单位努力推动规范服务,不断提高从业人员素质和服务水准,区文化和旅游广电局还把文旅市场营销与全域旅游宣传相结合,通过“安康春来早”、西城坊闹元宵、春茶开园、端午龙舟节等系列节会活动和惠民演出等,增强全民关注旅游、参与全域创建的意识。与此同时,全区文化旅游志愿者服务得到全面普及,常态化在重点景区、星级饭店、旅游集散场所工作的志愿者,已成为汉滨区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的一道靓丽风景。
久久为功强发展
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扎实推进,进一步夯实了汉滨区文化和旅游发展基础,增强了全区旅游业发展实力,也为下一步实现文化和旅游高质量发展、发挥旅游业更大的关联带动效应积蓄了力量和发展活力。
截至2022年9月,汉滨区拥有瀛湖景区、双龙景区、高新秦巴文化生态旅游区3家4A级景区,香溪洞风景区、古西城文化园等4家3A级景区,流水古镇等乡村旅游点8个,牛蹄岭战斗遗址、中原苏维埃政权旧址纪念馆等红色旅游景点4个,茨沟镇等省级旅游特色名镇4个,清泉村等省级乡村旅游示范村3个,康养产业园1个,工业旅游景区1家,区级以上现代农业园区248个,省市级研学实践教育基地5个,无论在文化和旅游业规模、数量、质量和从业人数上都居安康市前列。除此之外,城区周边的龙舟文化园、汉江公园、江滩公园、兴安公园等也已成为全民共享幸福生活、游客体验美丽汉滨的休闲文化名片。
全域旅游要有良好的接待服务与公共文化设施配套。目前,汉滨区拥有三星级以上饭店5家(其中四星级2家、三星级3家),旅行社13家、农家乐280家,接待床位1.8万余张、餐位3万余个;博物馆2座,区文化馆、图书馆总馆2座、分馆27个、服务点61个、24小时阅读吧5个,百姓大舞台140余个、村史馆13个、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160项(其中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1项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13项、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53项);全区还拥有省级文化产业重点园区1个、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2个、省级夜间经济示范街区1个,规模以上文化企业34家;2021年全区接待游客838.95万人次,实现文化和旅游综合收入49.35亿元。
共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,共享宜居宜业宜游新汉滨。通过全域旅游示范区的扎实创建,进一步凝聚了全区文化和旅游发展合力,奠定了全区文化和旅游高质量发展的坚实基础。展望未来,汉滨区文化和旅游业将谱写出全域突破发展的新篇章,在建设秦巴汉水旅游目的地的征程上创造新成果。
(图片由汉滨区文化和旅游广电局提供)
上一篇:草原旅游如何实现逆势升级:精耕深度体验旅游>>
下一篇:十大冬季赏雪城市 赏冰雪-雪景最好的城市>>